一直和外婆生活在四川江津(现属重庆)的罗西北,5岁时被一顶“不能掀帘的轿子”抬到了成都,后又辗转到了革命圣地延安。在延安,西北见到了爸爸的照片,也得到了伯伯们的关心与帮助。但那时的延安,有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和军事“围剿”,西北与其他小伙伴一样,艰难而乐观地成长着。 后来,根据党中央的安排,西北要去莫斯科的儿童院学习。为了躲避国民党军的检查,西北被“当成行李卷送上了飞机”,并到了莫斯科。在莫斯科的儿童院,他因与新来的院长吵架,而被赶了出来,成了一名衣食无着落的“小流浪汉”。为了领到可怜的食物,他不得不加入苏联国籍。尽管生活条件极其艰难,但是西北一直努力地学习无线电知识,一直积极热心地帮助那儿的人们修理收音机。 后来,西北又参与了苏联红军在远东对日军的行动。日本投降后,西北又利用无线电知识,参与了我党解放东北的行动。 不管在什么地方,作为革命家后代的“红孩子”,罗西北都勇敢、坚强、乐观地面对,他后来成了共和国的水电专家。 今天,“红孩子”已成为历史,当年“红孩子”所表现出的精神——无畏无惧、自力更生、发愤图强的革命精神,却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铭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