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社会科学 > J艺术 > 2019教育部 彩图 国粹书画魅力:奇妙的木偶

分享商品:

2019教育部 彩图 国粹书画魅力:奇妙的木偶

本店价:¥19.80

市场价:¥19.80
高级会员购买享有折扣

会员价格

会员等级 会员价格
QQ用户 ¥19.80
一星用户 ¥18.81
二星用户 ¥17.82
已售出 0|0 人评价
木偶戏在我国古代又称“傀儡戏”,是由艺人操作木偶表演故事的一种戏曲形式,是一门融汇了雕刻、服装、表演、剧本、音乐等诸多元素的民间戏曲艺术。  我国木偶戏兴起于汉代,至唐代时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,能用木偶演出歌舞戏。宋代是我国木偶戏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,木偶的制作工艺和操纵技艺进一步成熟。明代木偶戏已流行各地,清代以后木偶戏进入全盛时期。  那是最初的奴隶制社会里,有一种“杀殉”的制度,就是奴隶主生前把奴隶当作猪、狗、牛、羊,供他们任意驱使宰割,死后还要把其所属的大批奴隶杀死陪葬,称为“杀殉”。  在当时,国王的“杀殉”多至数百上千人,将军、大夫的“杀殉”也往往有数十人。  后来,随着农业的发展,奴隶成了主要的社会劳动力,就逐渐用人形偶像来代替杀殉了。这种偶像开始是用茅草扎成的,叫作“刍灵”,后来慢慢发展到用木头制作,故称之为“木偶”。  在当时,为了把木偶的外表尽量做得和真人一样,甚至还安装了一些机关,使之能够跳跃。古代称跳跃为“踊”,所以把这种会跳跃的木偶叫作与“踊”同音的“俑”。  “俑”开始只是用于陪葬,后来又渐渐用来办丧事和饮宴集会上表演节目,这样就产生了木偶戏。木偶在古代也称为“傀儡”,又叫“壮丑”,因为那时木偶外形魁梧丑怪,有些是凶神恶煞的样子,除了用于陪葬外,还用以守墓、守门等。

规格参数

产品名称 : 2019教育部 彩图 国粹书画魅力:奇妙的木偶
产品品牌 :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

用户评价

温馨提示:因厂家更改产品包装、产地或者更换随机附件等没有任何提前通知,且每位咨询者购买情况、提问时间等不同,为此以下回复仅对提问者3天内有效,其他网友仅供参考!若由此给您带来不便请多谅解!

对自己使用过的商品进行评价,它将成为大家购买参考依据。
评论隐私保护:1.匿名评论;2.注册用户评论(加密处理)
用户可放心发表使用后的心得感受我要评价
全部评价(0)
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
    ×
  • 匿名用户
  • captcha

2019教育部 彩图 国粹书画魅力:奇妙的木偶

商品已成功加入购物车
<<继续购物 去结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