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族瑰宝——剪纸历史 剪纸又叫“刻纸”、“窗花”或“剪画”,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装饰艺术的一种。从题材上可分为人物、动物、景物及花卉、组字等;从色彩上分,有单色、彩色、套色、衬色、拼色等若干种;从形式上分,有剪纸、刻纸、撕纸、烫纸和几种形式相结合等,多姿多彩。 剪纸作为中华民族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,它源远流长,经久不衰,不但是我国民间艺术中的瑰宝,也已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种珍贵品种。 周成王引发的剪纸艺术 那是西周王朝的初期,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年幼即位,并由叔叔周公辅佐。 有一天,成王和弟弟叔虞一起游戏时,将一片梧桐叶剪成玉圭的形状交给弟弟,并说:“我就用这个来分封你吧!” 几天后,周公请求成王选择吉日封叔虞为诸侯,成王说:“我和他开玩笑呢!” 周公说:“天子无戏言,也就是说天子说出的话,史官要如实记载它,乐工要唱诵它,士大夫要传扬它。” 于是,周成王听从了周公的建议,把唐地封给了叔虞,叔虞日后也就被称为“唐叔虞”了。 周成王用梧桐叶剪成“圭”赐其弟,就是运用薄片材料,通过镂空雕刻的技法制成工艺品,当时称之为“剪彩”。 至西汉时期,人们开始用麻纤维造纸了。传说西汉时期汉武帝非常宠爱他的妃子李夫人。后李夫人不幸去世,汉武帝非常悲伤,卧不安席,食不甘味,简直思念不已。 这时,有个叫李少翁的方士前来拜见汉武帝,说自己能让汉武帝重新见到李夫人。李少翁就用纸剪了一个李夫人的影像,到了夜晚,他把影像放在一顶方帐中,并点上了灯烛,这里就映出了李夫人的影子! 在摇晃烛影中,李夫人隐约的身影翩然而至,又慢慢远去了。武帝痴痴地看着那个仿如李夫人的身影,凄然写下: 是耶?非耶?立而望之,偏何姗姗其来迟。 李夫人西汉汉武帝时期人,倡家出身,父母兄弟妹均通音乐,都是以乐舞为职业的艺人。受到汉武帝的宠爱,被封为夫人,仅次于皇后。她生有汉武帝第五子刘髆,后被霍光追封为孝武皇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