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社会科学 > I文学 > ★中国好故事:中国礼仪故事(2019年教育部推荐目录)

分享商品:

★中国好故事:中国礼仪故事(2019年教育部推荐目录)

本店价:¥26.00

市场价:¥26.00
高级会员购买享有折扣

会员价格

会员等级 会员价格
QQ用户 ¥26.00
一星用户 ¥24.70
二星用户 ¥23.40
已售出 0|0 人评价
袁肖救爷爷  讲述者:杜玉芬/采录者:傅小娟/采录时间:1987年/采录地点:双鸭山市尖山区  从前,有一户袁姓人家,父亲袁冲已年过花甲,是个瘫痪十多年的病老头。老伴去世后,全靠儿子、儿媳服侍。时间一长,儿子、儿媳就都不耐烦了。  有一天,儿媳和丈夫袁荟商量说:“老头没几天活头了,我看趁早把他送出去算了。省得活受罪!”袁荟马上领会了妻子的意思。第二天,他到西山里砍了一捆“金扫条”,用半天时间编好了一只“金笆”。到晚上,儿媳走到老头的床边,特别和气地对老头说:“爹,你整天躺在家里闷得慌,明天我舅舅家的孩子结婚,我和袁荟想让你也去热闹热闹。”老头说:“我病病殃殃的,不想去了,还是你们去吧。”儿媳说:“不要紧,袁荟编好了一只金笆,你坐里边,我们拉你去。”老头见儿媳今天特别和气,还以为是一片好意,便点头答应了。  第二天,袁荟夫妻把老头抬到金笆里,坐稳之后,用手推车推着直奔西山坡。走了一段路以后,老头觉得不对劲,便对儿子儿媳说:“到你舅舅家,不该走这条路啊?”袁荟说:“今天是绕道走。”过了一会儿,他们来到了西山坡上,袁荟停下车,把脸一沉,说:“我们服侍你已好多年了,今天,你的阳寿已到,看在父子情分上,不忍心整死你,只能让你自己吧,喂熊还是喂狼,那就看你的运气了。”说罢,他把金笆往地上一搬,便和媳妇推着空车回家了。  晌午时候,袁荟的儿子袁肖放学回家,没看见爷爷,就问妈妈:“妈妈,我爷爷上哪去了?”袁荟媳妇把事情毫不隐瞒地告诉了儿子,并对儿子说:“那老头炕上吃炕上拉,太埋汰了,今天把他送出去,以后家可就干净了。省下钱给你买新衣服穿,我的好儿子只要你好好读书,要什么都给你。”袁肖听了母亲的话后,什么也没说,向母亲要了点零钱,到街上买了一块熟肉和二两白酒,跑上西山找到爷爷,跪在爷爷面前说:“爷爷,您饿了吧,请您喝点酒吧。”老头见孙子心眼这么好,不禁流下泪来。袁肖对爷爷说:“爷爷,您先在这儿喝着,把金笆给我。”爷爷说:“你要金笆干什么?”袁肖说:“我有用。”说完,他慢慢地把爷爷挪到地上,背上金笆就往山下跑,他边跑边对爷爷喊:“爷爷,您等着,一会儿就有人来接您。”  袁肖跑回家中,把金笆放在一旁,转身对爹妈念起了顺口溜:“六月里的太阳像团火,袁肖我背着金笆有话说,一来劝爹把意转,二来劝母孝公婆。若不然你二老到了花甲日,我也拿金笆送你们去西山坡。”袁肖唱完,对爹妈说:“今天我背回金笆,请爹爹把它挂到屋子正中,等你们老了那天,我背你们用。”  袁荟夫妇听完儿子的话,相对无言,不寒而栗。半晌后,两人只得跑到西山坡,又把老头接回来了。从此,袁荟夫妇再也不敢虐待老头了。  故事小火花:  袁荟夫妻嫌弃瘫痪在床的父亲,用金笆把父亲背到山上扔掉了。孙子袁肖孝顺、聪明,用同样的方式告诫父母要孝顺老人,给自己做好榜样,终使父母回心转意,把爷爷接回家来。  知道中国,多一点:  孝文化:古人云:“百善孝为先。”孝敬父母自古以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如“戏彩娱亲”“葬父”“刻木事亲”“扇枕温衾”“卧冰求鲤”等二十四孝故事,广为流传。  日积月累  敬老得老,敬禾是宝。——谚语

规格参数

产品名称 : ★中国好故事:中国礼仪故事(2019年教育部推荐目录)
产品品牌 : 光明日报

用户评价

温馨提示:因厂家更改产品包装、产地或者更换随机附件等没有任何提前通知,且每位咨询者购买情况、提问时间等不同,为此以下回复仅对提问者3天内有效,其他网友仅供参考!若由此给您带来不便请多谅解!

对自己使用过的商品进行评价,它将成为大家购买参考依据。
评论隐私保护:1.匿名评论;2.注册用户评论(加密处理)
用户可放心发表使用后的心得感受我要评价
全部评价(0)
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
    ×
  • 匿名用户
  • captcha

★中国好故事:中国礼仪故事(2019年教育部推荐目录)

商品已成功加入购物车
<<继续购物 去结算